气温回暖,梅花盛开,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新街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一个以花木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教室里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开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近期,“萧山区十佳劳动实践教室(工坊)”出炉,其中,新街小学花木坊成功上榜!
传承花木精神,推进生态教育,赋能全面发展,一起来了解新街小学这个独具特色的劳动实践教室吧!
新街小学依托地域优势,打造具有新街印记的劳动实践教室——“花木坊”。这一劳动实践教室以花木生态项目化学习(E-PBL)为核心,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综合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
多元空间布局满足多样化实践需求
花木坊不仅是一个劳动实践场所,更是一个集学习、展示、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空间。学校通过建构花木生态课程,设置项目化学习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新街辨识度的劳动教育新路径。
花木坊设有学习馆、展示馆和实践馆,以花木生态项目为依托,通过建构花木生态课程,设置项目化学习体系,以多元评价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增加劳动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实践馆内设有生态瓶制作区、营养土培植区、手工制作区、作品展示区、课程成长区等,满足不同劳动实践项目的需求。
分层递进课程助力个性化成长
新街小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设置分层递进的课程内容,涵盖绒花、香膏、精油、园艺等多个领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实践中有所收获。同时学校不断丰富校本花木课程,探索新劳动教育课程新途径,创编花木坊特色校本教材。学校绒花、香膏和精油社团的劳动作品还受邀参加杭州市劳动集市及杭州公民爱心日等义卖活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不仅展示了劳动成果,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通过“1+1+X”课程体系,即“一个劳动工坊+一个劳动实践基地+N个劳动实践课程”,确保学生在基础成长的同时,能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个性化发展。这种模式既夯实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基础,又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推动劳动教育纵深开展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实践形式为萧山美好教育提供新街样板,让孩子如花木般茁壮成长
部分来源:萧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