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贵州龙里:“加减乘除”绘制劳动教育“新蓝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7  来源:龙里县人民政府网
核心提示:近年来,龙里县以创建劳动教育示范县为抓手,探索建立“加减乘除”四步法,奋力绘就劳动教育发展“新蓝图”,不断提高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龙里县以创建劳动教育示范县为抓手,探索建立“加减乘除”四步法,奋力绘就劳动教育发展“新蓝图”,不断提高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勤于做“加法”,丰富劳动内涵
    一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夯实劳动教育根基。确保各中小学每周劳动教育不少于1课时,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方面的教育。
    二是增加劳动教育设施设备投入。近年来,全县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用于建设和发展县域劳动教育软硬件设施,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300余人等。
    三是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增加劳动实践。目前,全县建立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共30余个,学校积极利用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劳动体验,注重将学生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丰富学生劳动体验。
    四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劳动教育。学校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开设劳动兴趣小组、社团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的校园文化。
    勇于做“减法”,强化减负增效
    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建立了全县中小学生作业总量控制和作业检查制度,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保证学生充足的劳动时间。
    二是引导家校减少对学生成绩的片面关注。学校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引导家长教育和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引导家校增加对学生劳动技能和品格养成的关注,减少只对学生成绩关注的片面认知。
    善于做“乘法”,乘势以点带面
    一是创建和树立一批示范典型。创建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等10所劳动教育示范基地(校),同时,遴选一批劳动教育优秀工作(教学)案例,引导鼓励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提升育人实效。目前,龙里县累计获评黔南州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称号6个,劳动教育示范学校8个,优秀劳动教育优秀工作案例4个,劳动教育优秀教学案例17个;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2个,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个,省级劳动教育优秀教学案例5个,省级劳动教育优秀工作案例4个。
    二是丰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举办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及现场观摩会等多种方式,以点带面,鼓励各学校踊跃开展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工作摆到教学常规工作同等位置。
    敢于做“除法”,落实考核监督
    一是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印发了《龙里县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将劳动教育列入对各学校的年终考核。
    二是深化劳动教育评价。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
    下一步,龙里县将一如既往地抓实抓牢劳动教育,进一步在劳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和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劳动教育“小基地”,赋能学生“大发展”
    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秉承“以基地为载体,体验劳动育人,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着重培育学生劳动能力、劳动观念、劳动品质,帮助学生形成并发展面向未来的劳动素养。
    一是三维课程,综合培养劳动的能力和品质。依托特色实践基地,将学科教学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构建起“课程+基地+实践”三维育人体系,系统开发“耕读传家”系列校本课程,让知识教学在劳动基地落地生根,使综合实践活动焕发盎然生机。
    二是微版基地,建设学生劳动的仿真域。学校匠心独运打造“阳光农场”劳动教育综合体,为每个班级开辟专属“责任田”。每学期初隆重举办“党建+阳光劳动育阳光少年”开耕典礼,通过授锄仪式、农耕宣言、土壤交接等特色环节,逐步构建起“劳动创造美”的价值认同。
    三是创意评价,实现劳动教育的可视化和日常化。学校政教处创新推行“三全劳动育人”机制,全程记录生命成长轨迹,全员参与作物管护实践,全方位培育核心素养。通过建立《阳光农场成长档案》,开展“最美责任田”流动红旗评比,将劳动教育量化为可操作的育人指标。学期末精选的“我与农场的成长故事”优秀案例,既是对劳动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对育人成效的生动诠释。
    如今,阳光农场已发展为多维度育人平台。学生们通过劳动实践,逐步形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龙里县第四小学:以“劳动+”助推劳动教育工作
    近年来,龙里县第四小学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路径,以“劳动+校园”“劳动+家庭”“劳动+社会”为工作思路,规范劳动课程设置、系统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外劳动教育活动,以“劳动+”三个维度助推劳动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探索“劳动+校园”,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中,在综合实践、少先队活动、志愿服务等项目中融入劳动教育,打破学科、年级壁垒。
    二是探索“劳动+家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布置寒暑假特色作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践行家庭责任。
    三是探索“劳动+社会”,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结合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日等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
    龙里县第四小学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劳动教育育人实效,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淬炼技能、启迪智慧,致力培育“手中有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新时代好少年。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