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关于强化劳动教育的建议”,教育部这样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11  来源:教育部
核心提示:近期,教育部针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985号建议——《关于强化劳动教育的建议》进行了答复。
    近期,教育部针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985号建议——《关于强化劳动教育的建议》进行了答复。具体内容如下: 
    这份建议对中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很有针对性,对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很有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劳动教育”给予了特别强调,党中央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近年来,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劳动教育。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
    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基一〔2015〕4号)、《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重视并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并从不同层面对劳动教育作出部署,并强化督导检查,指导各地切实落实劳动教育要求。2020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目标、具体内容和实施要求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每个学段劳动教育的内容,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两个文件为新时期如何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设计图和施工图。

    二是纳入学校课程内容。
    在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中,增加劳动教育内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适当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进一步对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安排、实施方式作出具体规定,明确不同学科承担劳动教育任务的侧重点,确定各学段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和劳动周的具体形式,推动学校把劳动教育课落地落实,发挥育人功能。

    三是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持续组织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圆梦蒲公英”“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等活动,弘扬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指导各地各校改进校内劳动和校外劳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丰富校内劳动内容与形式,结合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适时适量安排工农业生产与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和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把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持续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活动,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分批建设一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有力推动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大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道德等的教育与培养。

    四是抓好场所建设。
    在全国建设了一批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2017—2018年,遴选命名了两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基本形成了以营地为枢纽,以基地为站点的研学实践教育资源体系,涵盖各类农业基地、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重大工程基地等,为各地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劳动实践创造条件。

    五是加强家校社协同。指导各地各校广泛建立家长委员会,强化与相关部门和社区的联系,积极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协同实施机制,为劳动教育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通过家长学校等载体,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营造热爱劳动、重视劳动教育的家庭环境。与社会各相关部门如关工委、共青团组织、社区居委会等广泛联系,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共同营造“劳动光荣、创造美丽”的社会环境。
    下一步,教育部将按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关要求,持续强化劳动教育。一是将劳动教育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建立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积极劳动。二是鼓励指导中小学校结合地方特点,整体设计、分年级推进开展劳动教育,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三是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四是强化劳动实践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加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督查评价。推动创建一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