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和家长,本篇文章将简短为你介绍食育的含义和它的教育意义,如果您认真读完将会了解为什么要推动进行食育教育,以及食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和健康重要性。
1. 什么是食育
从事食育这些年,很多朋友都有问过我“什么是食育?”,各种回答的回答的都有“饮食教育、吃的教育、用食物教育”等,我觉得在食育人的心里这是一份特殊的教育,它来自于生活,同时带着绚烂的色彩,内容丰富多样。食育,单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理解,“食”指饮食、食物,“育”指教育、培育、养育;而食育分为两个层次是饮食教育(食物营养、饮食文化传承、饮食礼仪等)和通过食物做教育(食物的“五感体验”促进大脑发育;锻炼动手能力,促进手眼协调)。关于“食育”最早提出的是日本人石塚左玄的《食物养生法》指出“体育、智育、才育即为食育”;“食育”是我们一切教育的基础。
2. 食育对孩子健康的重要性的教育意义
现代的社会科技在高速发展,健康和医疗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为什么生活宽裕了,反而患病率不降反增?这和我们是否知道如何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食物的种类、身体每天需要多少食物营养、吃饭的顺序、食物选择的质量等你真的有了解清楚吗?这些看似常常被我们忽略“该如何吃饭的问题”与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营养行业里常说的一句话“你是你所吃出来的”,所以从小建立孩子们的健康饮食意识,树立科学健康观,培养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有根本性的影响,是我们做食育最基础的内容和教育意义。
3. 食育的教育意义及对孩子的影响
在雷切尔·卡森书中提到:“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但是对于现在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的城市孩子来说,他们与自然连接机会很少,这份对自然的缺失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的,虽然有着环境的限制,却并未阻挡我们与自然的亲密,食物就是我们搭起这座关系的桥梁。
在生活中我们希望孩子知食者,而非盲食者。通过认识食物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探索兴趣,从食物科学培养孩子洞察背后本质的能力,在食育课堂游戏中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对食物的分辨和分类能力。
实际上,食育的教育远不止这些,还可以使孩子身心能力全面发展。在用餐礼仪中学会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德育),在食物造型与拼搭中培养美的艺术(美育),在种植和厨房小能手的帮厨过程中培养独立、劳动、感恩的能力(劳育、体育与爱育),从承担团队角色和食物制作里获得统筹规划与责任心的培养等。所以食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可以融合各学科的教育,它的丰富多样性让你和孩子在教与玩的过程中其乐无穷。
4. 国家食育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食育被引进国内发展时间并不久,在食育同行教育工作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十年左右的科普与推广,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虽然距离全国普及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可喜的是这项事关国民健康根本的重要教育也被国家所重视,国家先后出台几项政策:
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将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加强对教师、家长的营养教育和对学生食堂及学生营养配餐单位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以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再一次明确提出“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以及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又再一次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要低于7%和5%,贫血率分别低于14%和10%,每1万人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推进营养标准体系建设。”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让我们更加明确,这是一项有意义、应该积极落实的工作。
在这条路上我们依旧会勇往直前,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用爱温暖照耀他人,带着爱和快乐的心情做教育,美好的事情正在巧妙发生......
1. 什么是食育
从事食育这些年,很多朋友都有问过我“什么是食育?”,各种回答的回答的都有“饮食教育、吃的教育、用食物教育”等,我觉得在食育人的心里这是一份特殊的教育,它来自于生活,同时带着绚烂的色彩,内容丰富多样。食育,单从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理解,“食”指饮食、食物,“育”指教育、培育、养育;而食育分为两个层次是饮食教育(食物营养、饮食文化传承、饮食礼仪等)和通过食物做教育(食物的“五感体验”促进大脑发育;锻炼动手能力,促进手眼协调)。关于“食育”最早提出的是日本人石塚左玄的《食物养生法》指出“体育、智育、才育即为食育”;“食育”是我们一切教育的基础。
2. 食育对孩子健康的重要性的教育意义
现代的社会科技在高速发展,健康和医疗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为什么生活宽裕了,反而患病率不降反增?这和我们是否知道如何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食物的种类、身体每天需要多少食物营养、吃饭的顺序、食物选择的质量等你真的有了解清楚吗?这些看似常常被我们忽略“该如何吃饭的问题”与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营养行业里常说的一句话“你是你所吃出来的”,所以从小建立孩子们的健康饮食意识,树立科学健康观,培养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对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有根本性的影响,是我们做食育最基础的内容和教育意义。
3. 食育的教育意义及对孩子的影响
在雷切尔·卡森书中提到:“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但是对于现在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的城市孩子来说,他们与自然连接机会很少,这份对自然的缺失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的,虽然有着环境的限制,却并未阻挡我们与自然的亲密,食物就是我们搭起这座关系的桥梁。
在生活中我们希望孩子知食者,而非盲食者。通过认识食物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探索兴趣,从食物科学培养孩子洞察背后本质的能力,在食育课堂游戏中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对食物的分辨和分类能力。
实际上,食育的教育远不止这些,还可以使孩子身心能力全面发展。在用餐礼仪中学会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德育),在食物造型与拼搭中培养美的艺术(美育),在种植和厨房小能手的帮厨过程中培养独立、劳动、感恩的能力(劳育、体育与爱育),从承担团队角色和食物制作里获得统筹规划与责任心的培养等。所以食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可以融合各学科的教育,它的丰富多样性让你和孩子在教与玩的过程中其乐无穷。
4. 国家食育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食育被引进国内发展时间并不久,在食育同行教育工作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十年左右的科普与推广,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虽然距离全国普及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可喜的是这项事关国民健康根本的重要教育也被国家所重视,国家先后出台几项政策:
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将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加强对教师、家长的营养教育和对学生食堂及学生营养配餐单位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以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再一次明确提出“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以及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又再一次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要低于7%和5%,贫血率分别低于14%和10%,每1万人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以食品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推进营养标准体系建设。”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让我们更加明确,这是一项有意义、应该积极落实的工作。
在这条路上我们依旧会勇往直前,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用爱温暖照耀他人,带着爱和快乐的心情做教育,美好的事情正在巧妙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