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中文版全文发布:疫情肆虐,全球饥饿人数激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0-13  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核心提示:《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英文版于今年7月12日全球发布,其中文版于10月11日正式上线。本年度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是疫情暴发后发布的第一份此类全球评估报告。报告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联合发布。
   2020年世界饥饿状况急剧恶化,新冠疫情的冲击可能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虽然疫情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评估[1],但由多家联合国机构联合撰写的《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估计,去年全球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口(8.11亿人)面临食物不足的困境。这一数字表明,各国亟需付出巨大努力,立即采取行动,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才能实现在2030年之前消除饥饿的承诺。 
微信图片_20211012173319
《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中文全本报告正式发布。©粮农组织
     《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英文版于今年7月12日全球发布,其中文版于10月11日正式上线。本年度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是疫情暴发后发布的第一份此类全球评估报告。报告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联合发布。
    《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往期报告一直强调,包括儿童在内的亿万民众面临着粮食不安全风险。五家联合国机构的负责人[2]在今年报告的前言中写道:"不幸的是,疫情仍在继续暴露我们粮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威胁着世界各地人民的生命和生计。"
     尽管对加强外交领域的势头寄予厚望,但五位负责人仍然提醒说,世界处于"紧要关头":即将召开的联合国营养促增长峰会以及有关气候变化的第26次缔约方大会在今年带来了宝贵机遇,让我们能够通过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推进在粮食安全和营养方面取得进展。他们补充说,"这些会议的成果"必将继续推动‘联合国营养行动十年'下半程的发展"。目前,这项全球政策承诺尚未进入大踏步落实阶段。

    一、具体数据
    在2015年前后,饥饿现象已开始呈上升之势,逆转了持续消除饥饿问题的希望。令人不安的是,在2020年,无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占比来看,饥饿人数都在急剧增加,增幅超过了人口增速:据估计,去年的食物不足发生率约为9.9%,高于2019年的8.4%。 
微信图片_20211012173656
2020年世界食物不足人数在继续增加。2020年世界上共有7.2亿至8.11亿人面临饥饿。如取其中间值(7.68亿),2020年饥饿人数比2019年增加约1.18亿,如取其上限值,则增加1.61亿。©粮农组织
    一半以上(4.18亿)的食物不足人群集中在亚洲;三分之一以上(2.82亿)处于非洲;还有一小部分(6000万)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但是,非洲是饥饿人数增幅最大的区域,食物不足人数占总人口的21%,是其他区域的两倍多。
微信图片_20211012173719
2020 年世界饥饿人口半数以上(4.18 亿)生活在亚洲,三分之一以上(2.82 亿)生活在非洲。©粮农组织
    在其他指标方面,2020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总体而言,超过23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30%)无法保证全年获取充足食物。中度或严重粮食不安全发生率在过去一年大幅飙升,相当于过去五年增幅的总和。性别平等问题不断加深:2020年,遭受粮食不安全的男女性别比为1:1.1(2019年为1:1.06)。
微信图片_20211013093105
    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已连续六年缓慢上升,目前30%以上的世界人口受其影响。©粮农组织
    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依然广泛存在,儿童遭受严重影响。2020年,估计有超过1.49亿五岁以下儿童发育不良,或身高不达标;超过4500万五岁以下儿童身体消瘦,或体重不达标;近3900万五岁以下儿童超重[3]。整整30亿成年人和儿童仍然无法获取健康膳食,主要原因是经济负担过重。近三分之一的育龄妇女患有贫血症。在全球范围内,尽管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例如全母乳喂养的婴儿数量有所增长,但世界尚未走上在2030年实现所有营养指标目标的正轨。

    二、造成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其他因素
    在世界多个地区,疫情引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危及食物获取。然而,即使在疫情暴发之前,饥饿已开始蔓延;应对营养不良的努力进展滞后。面临冲突、极端气候或经济衰退影响,或存在严重不平等的国家往往形势更为严峻。报告指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造成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因素,而粮食不安全又会加剧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4]。
微信图片_20211013093115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是2017至2019年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食物不足发生率升幅最大的区域,而非洲是唯一一个同时受三种因素影响导致食物不足发生率上升的区域。©粮农组织
    《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估计,按照当前趋势,距离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零饥饿),还有近6.6亿人的饥饿问题尚待解决。其中,约有3000万人可能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 
 
    三、对策出路
    去年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指出,粮食体系转型对于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取健康膳食至关重要。今年的报告更进一步概述了六大"转型途径"。报告作者指出,为了取得成功,必须制定一套"协调一致的政策和投资组合",应对造成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多种不利因素。
微信图片_20211013093122
促进粮食体系转型、提高健康膳食经济可负担性的步骤。©粮农组织
    考虑到每个国家面临的具体不利因素(或多项不利因素的组合),报告敦促政策制定者:
    在受冲突影响的地区将人道主义、发展和建设和平的政策相结合。例如,出台社会保护措施,防止人们变卖微薄的家产来换取食物;
    加强粮食体系的气候韧性。例如,扩大小农户气候风险投保渠道,基于预报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最弱势群体应对经济不景气的韧性。例如,发放实物或现金补助,降低疫情冲击或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
    在食物供应链中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营养食物的成本。例如,鼓励农民种植生物强化作物,或扩大水果和蔬菜种植者的市场准入;
    解决贫困和结构性不平等现象。例如,开展技术转让和认证计划,帮助贫困社区发展食物价值链;
    加强食物环境,改变消费者行为。例如,消除工业反式脂肪,减少食物供应中的盐和糖含量,或保护儿童免受食品营销的负面影响。
微信图片_20211013093126
    确保粮农、环境、卫生、社会保护和其他体系之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促进粮食体系转型,加强粮食安全、改善营养、为所有人提供可负担的健康膳食。©粮农组织
    报告还呼吁营造"有利的治理机制和制度环境",使转型成为可能。报告要求政策制定者广泛征求意见;向妇女和青年赋权;进一步提供数据和新技术。最重要的是,报告作者敦促世界各国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否则,引发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不利因素还会卷土重来,势头会更加猛烈,在疫情结束后还将造成长期影响。
    注:
    [1] 考虑到疫情引发的不确定性,今年的版本首次提出了一个区间范围(7.2亿至8.11亿),而不是一个单一数字。对于区域细分数据,则以7.68亿这一中间估计值为基础。无论考虑此范围的下限值、中间值还是上限值,与2019年的中位数6.5亿相比,年度增幅都很显著。若取上限值,则意味着新增1.61亿饥饿人口。(整个历史序列数据每年根据新数据进行修订)。
    [2] 联合国粮农组织 -屈冬玉总干事;农发基金-吉尔伯特·洪博(Gilbert F. Houngbo)总裁;儿基会-亨丽埃塔·福尔(Henrietta H. Fore)执行主任;粮食署-大卫·比斯利(David Beasley)执行干事;世卫组织-谭德塞总干事。
    [3] 社交隔离规定导致2020年的营养数据收集工作困难重重。一些指标的实际数据可能高于估计数,特别是五岁以下儿童消瘦发生率。
    [4] 一个国家面临的负面因素越多,食物不足、营养不良和粮食不安全的情况就越严重,公民获取健康膳食的成本就越高。 

    术语表
    饥饿:因膳食中能量不足而引起的不适或痛苦的感觉。食物匮乏;难以摄入足够的卡路里。在报告中,与(长期)食物不足混用。以食物不足发生率(PoU)来衡量。
    中度粮食不安全:获取粮食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的状态;可能面临减餐或断粮风险;无法顾及所摄入食物的营养质量和/或食物数量。
    严重粮食不安全:断粮;遭受饥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一日或多日颗粒不进。
    营养不良:与宏观和/或微观营养素摄入不足、过剩或不平衡有关的状况。例如,营养不足和肥胖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形式。儿童发育迟缓或消瘦都是营养不足的指标。
    报告下载链接(请复制网址至浏览器打开):
    2021《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完整版(中文):http://www.fao.org/3/cb4474zh/cb4474zh.pdf
    2021《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概要版(中文):http://www.fao.org/3/cb5409zh/cb5409zh.pdf
    2021《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完整版(英文):http://www.fao.org/3/cb4474en/cb4474en.pdf
    2021《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数字报告:http://www.fao.org/3/cb4474en/online/cb4474en.html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

    Baidu
    map